
AIGC检测神器-挖错
多模态AI内容审核平台,政企级安全审校专家
免费AI文本检测工具中的六边形战士,93%准确率碾压同类产品
最近在批改学生论文时,我发现有个工具简直成了我的”打假利器”——GPTKit这个免费的AI文本检测器,居然能准确识别出哪些文字是ChatGPT生成的!作为经常要和学术论文打交道的人,我可算找到对抗AI代写的终极武器了。
上周我拿学生交的10篇论文试水,好家伙,3篇被标红提示”高概率AI生成”。找学生谈话时把检测报告往桌上一放,那几个小子当场就承认用了ChatGPT润色。这工具现在成了我们教研组的标配,比查重系统还管用!
用户类型 | 免费额度 | 使用建议 |
---|---|---|
游客 | 2048字符/次 | 适合快速抽查单段文字 |
注册用户 | 2048字符/次 | 可保存历史记录,推荐教师使用 |
团队账户 | 共享额度 | 教研组/内容团队首选 |
实测发现个诀窍:把要检测的文字控制在200-300单词效果最好。有次我偷懒只贴了50个单词的摘要,结果准确率直接掉到80%以下。后来按官方建议输入完整段落,检测结果立马稳如老狗。
说到内容创作,最近发现个叫PromptBase的AI提示词市场挺有意思,和GPTKit搭配使用效果翻倍。先用提示词生成内容,再用检测工具把关,完美解决”既要效率又要原创”的难题。
免费版其实够日常使用,但专业用户可能需要升级。官网上没明说价格,不过据我打探团队版是按检测量阶梯收费。对比市面同类工具,AI小说家这类创作工具月费都要20刀起步,GPTKit的性价比确实能打。
特别要夸夸他们的数据隐私保护——检测完立即删除原文,这点比某些把用户数据当训练素材的无良厂商强多了。不过目前只支持英文算是个小遗憾,期待早日出中文版,到时候配合网易有道速读的文献分析功能,搞学术研究就更方便了。
最后说句大实话:AI检测工具终究是辅助,关键还得培养原创能力。但在这个AI泛滥的时代,有GPTKit这样的”照妖镜”在手,至少能让那些想走捷径的人三思而后行。